管住医疗计量 打造平安浙江 (2006-06-07)

  加强对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20多个高技术医疗器具的计量检定;开展医院间检验数据的互认;举办医疗设备计量控制和维护使用学习班……2006年,更多的惠民措施正不断地从浙江省质量技监局对医疗设备的计量监管中体现出来。   “检定纵向到底,坚决不留死角,确保医疗设备检测数据一次性准确,这已成为我们打造平安浙江,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日常工作了。”浙江省质量技监局副局长唐全东自豪地告诉记者:“乡镇卫生院的计量工作集中检验了浙江省整个医疗计量监管工作的成效。”   长期以来,浙江省质量技监局的检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着医疗设备老化、二手医疗设备多、农民看病经常出现检验数据不准确、医生无法确诊的现象。   在强制检定过程中,该局采取由省局统一部署,各县(市)质量技监局和技术检测机构合作的方法,采用计算机动态管理,建立了A、B、C分类医疗设备台账,对购置的设备及时建账、上报,并会同当地卫生部门统一安排周期检定计划,避免了检定的盲区。   从2004年起,杭州市萧山区还将医疗计量延伸到乡村医疗点,对500个村的在用医疗计量器具实施了强制检定。至2005年底,仅杭州市检定的医疗计量器具就有38种19610台(件),受检率达到98.9%,覆盖了全市545家医疗机构,368家乡镇卫生院按照《杭州市乡镇卫生院计量考核办法》全部通过了考核。   “目前,推进全省农村医疗计量检定工作的专项经费已逐步到位,可以说,计量工作已渗透到浙江省医疗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唐全东说。   “推进医院的检查数据互认工作,就是为逐步解决老百姓看病贵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唐全东说,而他的抓手就是正在医院推进的ISO 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计量管理体系标准。   为保证数据互认的准确通用,他们突出过程管理,强调抓薄弱环节,重点规范医疗检测过程和检测数据的管理,要求医院建立完整的各类试剂、质量控制品的索证管理和流转管理,要求电子记录、人工测量记录符合数据可追溯的要求。目前,在杭州推进这样数据互认的医疗机构已达到了13家,通过省级计量水平确认的医院有7家,75%的县(市)、区级医院通过了市级计量水平确认,乡镇卫生院的确认工作也在城市推进的基础上稳步延伸。   围绕互认和强检工作,夯实医疗检测技术基础,就是浙江省质量技监局精心打造的第一座平安桥。3年来,他们投入医疗检测设备几百万元,与其他省市合作编制了高频电刀、无创血压仪两项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组织编写了《医用多参数监护仪》地方规程和近30项医疗设备的自校方法、操作规程等,特别是对乡镇卫生院具有立竿见影的指导作用。   不仅如此,他们还构建了拓展检定服务的第二座平安桥。如帮助医疗单位把好医疗设备的进货质量关方面,近几年仅在杭州市就为22家各类医院新购的CT机、X光胃肠机、X射线机等45台医疗设备进行验货把关,为医院挽回经济损失近1200万元。   正是由于理顺了关系,走对了路子,浙江省的医疗计量监管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5年,在对全省105家医疗机构计量检查时,许多医疗单位认为他们的医疗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在患者对检查结果有异议时,能做到查判有据。而乡镇卫生院由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事故也下降了一半,杜绝了医疗单位损害广大农村患者利益谋取局部利益的行为,使民生计量工程实实在在地在老百姓心中扎下了根。

重庆安正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50009802002756号 渝ICP备2023009059号